查韦斯 他是“救星”还是“狂人”

拉美左翼的旗手、高调的政治“狂人”、被标签化了的“反美斗士”……曾经坚信“人会从一个奇迹走向另一个奇迹”的查韦斯,结束了坚持一生的抗争,卸下了沉疴的枷锁,告别了委内瑞拉和他的民众。

人们把他看成一颗“钉子”,代表着强硬和传奇。传奇的背后,作为一个普通男人和一国领导者,查韦斯到底是谁?

倘若命该如此,只能坦然承受。尽管人世多苦,但仍祈求上帝赐我生命。我能背负100座十字架,戴上荆棘冠,但请别带我走,我还有壮志未酬。

——2012年4月,从古巴做完癌症治疗后,查韦斯在家乡做祈祷时泪洒当场。

查韦斯是一个有自己理想,有政治目标的人;是一个坚定信仰,不轻易改变的人;他是一个疾恶如仇,爱憎分明的人;他是一个对老百姓很亲,对为富不仁者很恨的人;他是一个非常有性格,非常讲义气,对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的人。

他曾有一档自己主持的广播电视节目《你好,总统》,连续播放10年,查韦斯经常在上面一讲好几个小时,顺便为委内瑞拉民众解决生活难题。人们可以随时打断他,向总统诉说自己的难处,获得解决。在2007年9月23日的一档节目中,查韦斯不间断地从中午11点一直说到晚上8点。说到动情之处,还大段背诵起智利诗人聂鲁达的诗篇,甚至演唱了几首委内瑞拉民歌助兴。

他还曾经有自己的私人波段,全天24小时只有一档节目——《突然遇见查韦斯》。只要有想要发布的讲话,查韦斯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讲话。

第一次就任总统后,查韦斯就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带有“左翼”性质的改革措施,包括调整土地所有制结构,收回或低价收购庄园主的闲置土地,并分给无地农民;同时,优先发展印第安公社和合作社生产,向其提供贷款。国家对能源、电力、电信等战略性行业实行国有化,压缩私人企业的利润空间,大力发展集体所有制和“人民经济”。查韦斯还建立了面向穷人的特价商品,向失业者提供多种多样的就业机会,并在穷人集中的地区建设免费学校。

这些政策毫无疑问地受到委内瑞拉穷人的欢迎。2009年,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评论称,“有穷人在就有查韦斯在”。《在解放者的阴影下》作者理查德·戈特认为,查韦斯是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斗士,试图建立一个崭新的委内瑞拉,“具有真正的革命精神,是在为拉丁美洲开辟新的道路”。

中国驻委内瑞拉前大使王珍对本报记者表示,“查韦斯在内政上一直把民生、把为老百姓做事放在首要位置,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亲民,和老百姓没有隔阂。只要一接近老百姓,他马上突破安保的限制,与老百姓热烈拥抱,过问老百姓面临的疾苦。”

穷人称查韦斯为“救星”,而西方国家则认为查韦斯是一个古怪的、具有极大破坏性的领导人。对于穷人的政策,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。

2006年,查韦斯在总统大选造势时,赋诗称自己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”。纵观查韦斯的经历,可以看出,他对穷人的“爱”并非全出自政治考虑。

“这和查韦斯的出身有关系。查韦斯曾经亲口跟我说,因为自己出身贫民,所以看不惯富人压迫穷人,立志要改变这种现实。”王珍表示,查韦斯当兵时接触各种进步思想,特别是玻利瓦尔的思想,也读了很多卡斯特罗和的著作,更加进一步坚定了要为穷人做事的观念。

出身寒微的查韦斯,从小视拉美民族英雄玻利瓦尔为偶像,玻利瓦尔的存在几乎贯穿了他的全部政治生涯。

早年在军队里,查韦斯创立的第一个政治组织叫“玻利瓦尔革命运动”。当上总统后,他通过公投把委内瑞拉改名为“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”,此后实行的一系列带有左翼性质的经济改革,叫做“玻利瓦尔革命”。2005年底,委内瑞拉决定兴建的一级方程式赛车场也被他命名为“玻利瓦尔”。

更为引人注目的是,他同样把菲德尔·卡斯特罗作为他同时代的模范榜样。他和卡斯特罗私交甚好,二人同样作为拉美左翼的“旗手”和引路人的地位,不可动摇。

查韦斯的另一个重要标签是“反美斗士”。在国内,查韦斯被委内瑞拉民众称为“勇敢的改革者”,而在美国眼中,查韦斯是“眼中钉”。但是,他真的如此绝对化吗?

查韦斯曾大骂小布什,“我在与魔鬼斗争,魔鬼并不住在地狱,魔鬼就住在华盛顿”。他还在各种场合揭露美国中情局酝酿了暗杀他的计划。他多次公开说,如果哪一天他突然死了,那肯定是美国人干的。

有些分析称,查韦斯和美国维持着“斗而不破”的关系。王珍说,查韦斯对于美国的政策很有分寸,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根本原则。他说:“他不是一味地反美。政治上,查韦斯对美国的态度比较强硬,根本原因是他反对美国干涉委内瑞拉内政。但在发展经济关系上,查韦斯一直维持委美关系。这些年来,委内瑞拉对美国的石油供应从来没有减少过一滴,美国对委内瑞拉也是如此。”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